51品茶茶馆儿论坛_深圳品茶论坛网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5登录入口_爬花楼兼职论坛

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进展快报第7期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孙强明团队系统梳理了登革病毒与脂质代谢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科研处和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1 15:03:33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孙强明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新兴微生物和感染》发表了题为“Dengue Virus and Lipid Metabolism: Unraveling the Interplay for Future Therapeutic Approaches”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登革病毒感染过程中脂质代谢分子的作用机制、潜在治疗策略及其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

    登革病毒(DENV)是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每年导致数亿人感染。重症病例可引发登革出血热或休克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多以支持性治疗为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登革病毒在其生命周期中高度依赖宿主细胞脂质代谢过程。通过调控胆固醇、脂肪酸、磷脂和鞘脂等脂质代谢,DENV能够重塑细胞膜结构并通过脂质的β-氧化获取能量,从而为病毒的复制提供有利条件。

    该综述总结了多个在DENV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脂质分子及其信号通路:在病毒吸附与进入阶段,病毒包膜上的磷脂(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通过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TIM、TAM家族受体及CD300a结合介导病毒入侵;某些阴离子脂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促进病毒与内体膜的融合,并诱导病毒基因组释放;病毒复制依赖于内质网衍生的复制复合物,其形成与功能依赖胆固醇、甘油磷脂和鞘脂的动态重构;胆固醇通过稳定脂筏结构为NS3、NS4A等病毒非结构蛋白的锚定提供平台;溶血磷脂与神经酰胺通过诱导膜曲率变化,促进内质网膜结构重塑;病毒衣壳蛋白通过疏水结构域与脂滴表面蛋白结合,为病毒组装提供平台;未成熟病毒颗粒在高尔基体中经Furin蛋白酶剪切后,通过胞吐作用释放。此外,文章还列举了若干靶向脂质代谢的潜在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并探讨了代谢紊乱(如肥胖、糖尿病等)如何影响宿主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及疾病严重程度。本文综述近年研究成果,旨在深入阐明脂质在登革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重点聚焦病毒复制与免疫逃逸机制;并探讨靶向脂质代谢途径开发新型预防与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图1.相关脂质参与DENV复制周期:

(1)吸附和进入:DENV通过其表面的PS和PE与宿主受体结合,与TIM,TAM和CD300a相互作用。富含胆固醇和SM的脂筏促进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2)融合与释放:酸性内体环境下阴离子脂质如BMP和PS,促进膜融合和病毒基因组释放。(3)复制和组装:病毒复制发生在ER衍生的VRC中,其中Cer、LPL、FA、胆固醇、甘油磷脂和SP促进膜重塑。C蛋白与LD结合以形成核衣壳组装的平台。DENV 还可以利用分泌自噬进行非裂解释放,自噬介导的LD降解提供的能量。(4)成熟与释放:未成熟的病毒粒子在高尔基体中被Furin蛋白酶剪切,形成成熟的颗粒,这些颗粒通过胞吐作用释放。

图2.脂质代谢中与登革病毒感染相关的酶:

根据不同的颜色对不同脂质代谢途径进行分类,矩形框代表代谢物,椭圆形图例描绘了作用于脂质代谢途径的酶类。

    该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3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01BC070008、202501AT070052)、云南省云岭学者人才项目(YNWR-YLXZ-2019-008)、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2402AA310021)、云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项目(202105AE160020)及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健康培养项目(L-2019030)等基金的资助。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孙强明研究员和焦丽副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谢莹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2221751.2025.2477647

终审:imbcams
×

用户登录